學者觀點-夕陽產業現藍天 紡織業啟示錄

2015/11/4 中時電子報

【資料來源2015-11-04中時電子報】

十月下旬於南港展館舉辦的台北紡織展,三天創造新台幣20億商機。副總統吳敦義前往致詞指出,去年紡織業創匯達81.3億美元,總產值為新台幣4,392億元,人均產值為新台幣307萬元,較2000年成長16%。

紡織業者的家數由最高的8,000家、到現在4,000家;從業人員由最高時的29萬名,到現在的13萬多名,總產值不但沒有減少,反而增加。多年來紡織業被稱為夕陽產業,統計數字卻露出藍天。答案還在紡織業求新求變,向上提升、向下紮根,在機能性布料加值做出的巨大努力。

國際名牌折疊包LONGCHAMP、頂尖的行李箱TUMI十幾年來所用的布料,也是來自桃園觀音的和友紡織,以寶特瓶抽紗CYCLEPET具有環保特質的品質優良布料。國內第一家做魔鬼氈等鞋子、成衣等周邊材料的台灣百和,用瑞士產製的機台開發出一體成型的提花布料,已與歐美多家名牌廠家簽訂合作契約。去年提供義大利名牌限量供應的休閒鞋,一雙單價就是一萬台幣。上述這些廠家都是過去十幾年悄然變身,另創藍海。

「西進、東進、不如上進」,絲織公會名譽理事長林文仲就喊出這樣的口號。七零年代以染整起家的力鵬,2000年前後開始師法紡織業先進日本,在台灣從原料到成品,即從聚合母粒-抽紗-假撚-織布-染整-成布建置一條龍的生產線,在這其間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,開發衣著以外的功能性布料。發展如防燃、環保、清涼、保溫、除臭、以及異業結合(如與汽車業等)各式功能性布料,目前家飾類品項如窗簾等佔其營業額超過四成,而且以重視環保的歐洲市場為大宗,擺脫對岸以價量取勝的紅海競爭。

台灣紡織業從民國五十年代 「代紡代織」(利用美援的棉花、交由國內業者紡紗織布賺取加工費用)開始,扎根深遠。十大建設所建立的石化產業,又開啟人造纖維產品的高峰。

八零年代對岸開放,帶起台灣紡織業跳躍式的成長,到1998年台灣的聚酯纖維產量已經是全球最大的。直到對岸以量價取勝的紅海戰術開始啟動,(2003年大陸的產量已是台灣的四倍,2013年中國的產能為4,700萬噸,台灣降到240萬噸,中國大陸的產能已經超過世界需求),帶動台灣朝機能性、特用紡織的方向。

一位紡織大廠的研發主管指出,台灣不產天然纖維,但是有深厚的石化產業為基礎,從塑膠母粒、到紗、布、染整,產業鏈非常完整。如台塑、南亞、福懋、遠紡等大廠,到靈活調整的小而美的廠家,開發出各種機能性的原素材,為國際大廠的主要供應源。他們技術研發部門都是根留台灣;再加上台灣紡織業行銷國際的長期經驗,與客戶合作開發客製化的能力極強。

尤其是歐美大廠對台灣紡織業的信賴,甚於對岸。以環保材質寶特瓶抽紗為例,台灣寶特瓶回收技術穩定(瓶子洗的乾淨為其一),對岸會將沒有用過、新的寶特瓶作為原料,違反歐洲客戶環保用料的原意。相較於對岸以量取勝的競爭,客製化、少量多樣、技術導向等特質,成為台灣紡織業轉型、開展藍海的關鍵。

多年日本與台灣同為為紡織業原素材最好的供應國家,但是過去二十多年來日幣升值放慢腳步,台灣卻戮力深耕,在機能性原料的開發上,已經大幅前進。尤其是戶外用品(種類繁多、性能各異、奧運泳衣防阻力等)、機能性(消防、工業、醫療)等,皆是台灣紡織業自發求變的永續策略。(工商時報)

BACK